我和《中國廣告》雜志合作已經11年了。經歷了張惠辛和魯培康兩位我尊敬的社長,學到不少東西。11年來,我在《中國廣告》雜志上每期都打廣告,每期都是跨版。就這樣打著打著就打出感情了。我曾經和雜志社的老師們開玩笑說,張默聞策劃集團是《中國廣告》的生意,算不上《中國廣告》的兄弟,我們要繼續努力,爭取有資格做《中國廣告》的好兄弟。這樣也可以多發點軟文, 開個專欄什么的。最近,雜志社請我在《中國廣告》雜志40周
2021-05-28 來源:中國廣告
四十年太久。那時候我還沒開公司,還沒做廣告,還沒上大學,我只是一個少年,還只是在聽著燕舞燕舞,在看著那太陽升起的地方,在向往著味道好極了的咖啡中接觸廣告,可是《中國廣告》已經誕生了!《中國廣告》影響了中國廣告40年,也影響了我們這些廣告人。我是1996年在上海廣告有限公司入的行,那是中國最早的廣告公司之一,也曾是中國唯一可以做境外公司境內業務的廣告公司,據老人們說,復印機一響,美元進賬??晌疫M上廣的
2021-05-28 來源:中國廣告
《中國廣告》雜志創刊已經40年,一路走來,其中的困難與辛酸,相信很多人都能感同身受。跟過去相比,今天這個時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。今天,任何人,任何公司,想要獲取什么信息,只要拿起一部手機,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得到。在這樣的時代下,圖片視頻、短訊成了絕大多數人的香餑餑。與之相對應的是,通過紙媒獲得信息的用戶越來越少。企業家如果按照過去的方式去獲取用戶,往往是事倍功半??梢哉f,紙媒所受到的挑戰越來越大
2021-05-28 來源:中國廣告
學生年代,我眼中的《中國廣告》是一種權威,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專注廣告行業的權威期刊。紅色的LOGO,鮮明而篤定,是雜志書架上最惹人注目的那一本。但那時不會意識到的是,這位典型的 80 后,更獨特的氣質是前沿的青蔥氣息。它伴隨著這個古老文明國度追求新繁榮的腳步而誕生,代表著探索和勇氣。工作之后,繼續從事的恰恰就是廣告教學。這于我更多的是一種緣分使然,而并非深思熟慮的結果。借《中國廣告》回望,我發現我個人
2021-05-28 來源:中國廣告
閑來一想,我和廣告結緣將近三十年了。1993年的下半年,當時的我正在攻讀中國哲學史碩士學位。由于是保送本校同專業的研究生,很多課程內容都很熟悉,諸多恩師也很寬容,允許并鼓勵我們去社會闖蕩歷練。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社會,特別是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以后,社會活力陡然增加,商業氛圍逐漸濃厚, 但同時知識變現的難度依然很大;當時流行的討論是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,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等話題,大學很多青椒流
2021-05-28 來源:中國廣告
我來上海讀書的那年,是神奇的一年。有首歌唱響大江南北:1992年,又是一個春天,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,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,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。這首歌影響了許多人的高考擇校和專業選擇。這應該是我選擇營銷專業后混廣告圈以及與《中國廣告》成為朋友的重要緣起。1994年,過了大學的懵懂時期, 在嘗試各種實習(打零工),同時又拿了兩年獎學金后,我開始認真地思考什么叫專業能力。得貴人引路,我進了廣告公
2021-05-28 來源:中國廣告
登錄